2025-08-04 09:29 浏览量:15386 来源:中国酒庄网
8月2日,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(仁怀)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仁怀市举行。中国酒类流通协会领导、行业专家,广东、湖北、福建、贵州等省市酒类协会代表,以及中粮酒业、酒仙集团、壹玖壹玖集团、名品世家等大商,仁怀酱酒集团、国台、钓鱼台、夜郎古等核心产区酒企负责人齐聚一堂。共同为仁怀产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与清晰路径。
如何将韧性与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动能?遵义市委常委、仁怀市委书记常文松出席并讲话,系统阐释的“五心思考”,为仁怀产区破局提供了兼具高度与实操性的系统性解决方案。这套战略既包含顶层设计,又明确实施路径,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。
信心:穿越周期的底气
“酱香白酒凭借深厚的文化认知和消费认同,构筑了不可替代的发展根基。”常文松开宗明义,指出信心源于文化积淀与消费认同的坚实根基。
这份信心既来自茅台集团强劲的龙头引领,也源于地方酒企在深度调整中不断提升的市场应变能力。通过实施“招大引强”策略——围绕融入酱酒供应链、产业链、价值链,推动优质资源向主导产业高效集聚,一批新的优质产能正为产业注入持续动力。
本心:产区价值的全球对标
仁怀矢志打造“国内外白酒产区建设行业范本”。其路径是深度借鉴法国波尔多、苏格兰威士忌等世界级产区的成功经验,健全核心产区五大体系。其中最具突破性的,是建立科学、透明的“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(仁怀)”标识授权审查和动态退出机制。
对符合严苛标准的企业授权使用这一产地标识,旨在构建“产区标识+名优企业+优质产品”三位一体的价值表达体系,让产区认证成为全球消费者信赖的品质勋章。
初心:品质生命的数字化守护
“品质即生命”的理念被转化为硬核制度设计。仁怀将建立从高粱种植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,全面推行“一瓶一码”数字身份认证,整合全链路信息。依托贵州省酒检院等技术机构支撑,对授权企业实行“年度审核+不定期飞行抽检”的双重监管模式,确保每一瓶酒都严格符合的规范要求。
恒心:营销革命的破冰之举
面对市场梗阻,常文松提出分层策略:引导中小酒企聚焦100-300元价格带的“大众口粮酒”,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“国民酱香”,以性价比扩大消费基础。
同时,将酒旅融合作为创新突破口,以茅台镇建设世界级名镇为契机,布局高端酱香酒品鉴馆,打造沉浸式文化酒庄,实现“红色文化基因+酱香品鉴体验”的深度绑定,开辟价值提升的新场景。
诚心:营商环境的深度再造
仁怀承诺以“店小二”式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排忧解难。不断拓展“企业之家”服务内涵,创新推行“容缺审批+全流程帮办代办”机制。针对长期困扰酒企的“融资难”痛点,开发专属信贷产品,设立并高效运作白酒产业专项扶持基金,对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最高30%的贴息补助,切实降低企业转型成本,延续了今年4月惠企政策的精髓。
“五心思考”从精神基石到价值对标,从品质守护到渠道破冰,再到环境优化,构建了一个环环相扣、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立体框架。
《仁怀市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》的实施成果显著:全市白酒生产主体数量从1925家大幅压减至868家,同时成功引进20余家行业优强企业落户。这场深刻的供给侧改革,有力推动了产业格局实现“数量由多到精、规模由小到大”的历史性转变,重塑了产区生态。
支撑这份韧性的,是仁怀不可复制的“三重核心优势”:独一无二的工艺稀缺性、赤水河流域得天独厚的产区唯一性,以及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。这些特质,使得仁怀作为生态酿造与匠心文化的代表,其经典价值在全球烈酒版图中日益凸显。
2025年上半年,仁怀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14亿元,同比增长4.3%;更引人注目的是,通过大力推进“卖酒”向“卖生活方式”的战略转型,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504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一举突破60亿元大关。(国酒研究所)